新埔張氏家廟

Author: 新埔張氏家廟 2016-07-08 04:57:54 Views: 509

 

 

新埔地區最早為道卡斯族竹塹社土目衛阿貴及錢子白率族人入墾,成為平埔族之居住地,舊稱「吧哩嘓」。

 

清乾隆年間始有粵籍人士入墾此地,才改稱為新埔,因地理位置優良,逐漸發展成熱鬧的市街。

 

 

張氏家廟位於新埔街之南面,前有良田阡陌,環境極佳,惟市街發展快速,今僅存小巷通路連通和平街。

 

張氏家廟,俗稱張家祠,為張雲龍於清同治七年(1868)所創建,家祠於同治九年竣工。

 

為二層樓、雙堂之建築格局,在當時可謂富麗堂皇,可惜在光緒二十一年(1895)遭日軍焚毀。

 

後於明治四十一年(1907),由張修德予以重建,改為一堂二橫規模,即今日所見樣貌。

 

張雲龍本名張魚妹,生於嘉慶九年(1804),卒於光緒六年(1880),其歷經道光、咸豐、同治三朝,捐官得貢生,生平英雄冠世、才識超群、見義勇為,而成為地方上之重要人物,與陳朝綱同為新埔富紳。

 

張家祠主祀張雲龍之父張琳志及張琳志派下六大房祖先牌位,為典型祭祀來台祖之宗祠,是地方家族發展歷程的見證,由於其價值與特色,於九十三年指定為縣定古蹟。

 

新埔張氏家廟
地址:新竹縣 新埔鎮和平街347巷22號